审计和审阅有什么不同
审计与审阅业务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1. **目标不同** :
- 审计旨在获取合理保证,即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,并发表审计意见。
- 审阅则旨在提供有限保证,即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编制,并公允反映被审阅单位的财务状况、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。
2. **业务范围不同** :
- 审计是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,执行更全面深入的程序,如检查、观察、询问、函证、重新计算、重新执行和分析程序等。
- 审阅是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,程序相对有限,主要侧重于询问和分析程序。
3. **保证程度不同** :
- 审计提供合理保证,即积极的保证方式,注册会计师通过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来支持其意见。
- 审阅提供有限保证,即消极的保证方式,注册会计师在审阅过程中注意到某些事项时才会追加程序。
4. **执业标准不同** :
- 审计遵循《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》。
- 审阅遵循《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准则第2101号——财务报表审阅》。
5. **结论的类型不同** :
- 审计的意见类型包括无保留意见、保留意见、否定意见、无法表示意见。
- 审阅的意见类型通常没有保留意见,可能包括无保留意见、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。
6. **使用对象和报告要求不同** :
- 审计报告需要提供给外部报表使用者。
- 审阅报告通常用于内部,提交给公司管理当局或董事会。
7. **风险提示** :
- 在审计业务中,审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,审计约定书中会详细说明审计范围、责任等细节。
- 审阅业务中,不能依赖审阅揭示错误、舞弊和违反法规行为,且审阅业务约定书不会像审计业务那样细致。
这些区别表明审计与审阅业务在目的、范围、保证程度、执业标准和报告要求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审计业务中如何识别审计风险?
审阅业务中注册会计师如何提高审阅质量?
审计与审阅业务在执业标准上有何不同?